> 文章列表 > “谁使尔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谁使尔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谁使尔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谁使尔蹴”出自宋代曾丰的《爱山堂》。

“谁使尔蹴”全诗

《爱山堂》

宋代 曾丰

南有刺蓐,又有刺竹。

有刺竹矣,无刺蓐矣。

彼竹何族,有刺如簇。

蹴之者瘃,天委彼酷。

谁使尔蹴,尔瘃谁讟。

达者蹈足,恚者仄目。

斧斤俶俶,自贻伊蝮。

天道好复,况利于竹。

《爱山堂》曾丰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爱山堂》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爱山堂

南方有一种有刺的蓐草,还有一种有刺的竹子。有刺的竹子啊,没有刺的蓐草了。那竹子是哪一族的,有刺如簇。踩踏它的人会受伤,天命使它如此凶猛。谁让你去踩踏它,你受伤了该向谁诉说。明智者避开它,愤怒者咬紧牙关。斧头和锯子忙碌着,自己却陷入了困境。天道善于复兴,何况对竹子有益呢。

诗意:

《爱山堂》以描绘竹子和蓐草的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欣赏。诗中通过对竹子的刺和蓐草的无刺的对比,展示了竹子的坚韧和凶猛,以及它对踩踏者的威慑力。作者引申出竹子的自身特点和天道的关系,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和对天道的崇敬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特点和魅力。通过描绘竹子的刺和蓐草的无刺,作者将竹子塑造成一种具有威严和坚韧品质的形象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。诗的后半部分,作者将竹子与天道联系起来,表达了竹子符合天道、能够复兴的信念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,展示了作者对竹子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